“第二次青藏科考鉆取全球最長山地冰芯并實現系列突破”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2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25年1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2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南京揭曉,“第二次青藏科考鉆取全球最長山地冰芯并實現系列突破”成功入選。
2024年8月1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致科考隊賀信7周年之際,我國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重大活動。科考聚焦全球中低緯度面積最大的普若崗日冰原,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錯和第二大湖納木錯,以及長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由10位國內外院士領銜,400多名隊員參與,歷時100多天,在海拔6000米的極端環境區聯合攻堅,首次在普若崗日冰原發現目前青藏高原最厚冰川——厚達400米,并創下長達324米的全球最長山地冰芯鉆探紀錄。科考還首次利用系留浮空艇觀測季風-西風傳輸轉換過程,首次在冰原區鑒定出2個疑似新種和20多個區域新紀錄種,首次揭示高原暴露后人體血流動力學的生理適應過程及生物學機制,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附近發現稀有金屬鈹富集,首次在倫坡拉盆地開展超千米鉆探,填補了我國該區域多項科學研究領域空白。這對于推動國家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落地實施具有深遠科學意義,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亞洲水塔保護和高原人類適應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理論支撐。
據介紹,此項年度評選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報社承辦,至今已舉辦了31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使公眾進一步了解國內外科技發展的動態,對普及科學技術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次共同入選成果還有:嫦娥六號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樣并發布首批研究成果;我國科學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語的類腦互補視覺芯片;我國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科學家研發出全球首個Pb級超大容量光盤存儲器;“天關”衛星成功發射并獲系列成果;我國研究人員為無液氦極低溫制冷提供新方案;我國學者發表國際首個通用CAR-T治療成果;我國研制超級顯微鏡,首次全景“看到”大規模細胞交互行為;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凝聚態物質中的引力子模。

2024年“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大本營

科考隊員在“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大本營合影

普若崗日冰原冰芯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