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季風驅動古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東亞
2024年1月8日,“高原生長與演化”任務“高原風化剝蝕歷史及氣候環境效應”專題研究團隊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關于軌道尺度亞洲季風變遷與古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東亞之間關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敖紅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敖紅和韓國釜山大學阮驕楊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古人類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非洲是人類發源地,古人類以非洲為中心逐漸遷徙到其他大陸。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在古人類演化和擴散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歐亞板塊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板塊,其西部與非洲大陸直接相連,是古人類走出非洲的第一站。在人類居住最為密集的亞洲南部和東部,氣候主要受季風環流(亞洲季風)影響。亞洲季風是全球最大、最活躍的季風系統。
亞洲季風變化在古人類從非洲遷徙到東亞的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研究團隊開展的古氣候重建和模擬表明(圖1),過去28萬年來,亞洲夏季風具有10萬年、4萬年、2萬年的周期變化,由太陽輻射、全球冰量、溫室氣體含量共同驅動。

圖1 智人棲息地適宜性
研究團隊通過綜合對比亞洲古人類遺址和古氣候數據發現,智人從非洲遷徙到東亞發生在距今12萬年—7萬年之間,對應著亞洲季風降雨增加和溫度升高的末次間冰期環境。與亞洲氣候變化相反的是,非洲東南部氣候在末次間冰期呈現顯著變干趨勢。
綜合古人類棲息環境模擬結果,研究團隊提出,亞洲季風加強和非洲東南部氣候惡化的共同作用導致了智人從非洲向東亞的遷移。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308994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