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質量評價及驅動力分析
日前,任務六專題八“人類活動與生存環境安全評估”研究團隊的專著成果《區域發展質量評價及驅動力分析》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該成果是在全國、省域高質量發展評價背景下,重點對青藏高原進行的縣域尺度區域發展質量評價及驅動力分析。

圖丨專著封面
自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表述后,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專著以區域發展為核心問題,從人文地理學的角度對區域發展進行時空狀態分析。具體而言,專著根據前人研究和社會發展背景,提出了包含經濟質量、創新驅動、對外開放、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民生福祉和安全保障七大部分的區域高質量發展理念新內涵,依此構建了一套融合區域本底思想的“1+7+18+N”多層次區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框架,并將其落實在全國、省域和青藏高原縣域尺度上。隨后,通過綜述各種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優缺點,組合出一套完整的區域發展質量綜合指數分析框架,該分析框架包括指數計算、時空分析和驅動力分析三種方法,用于規范區域發展質量診斷研究中的方法框架。最后,針對全國、省域和青藏高原縣域尺度上評價各區域的發展狀況,分析其發展的差異性和空間格局,以及進行驅動力分析,以期為區域發展建言獻策。
專著有如下主要特色:第一,區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各行業大力倡導高質量發展的狀態下,“區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其本質命題是如何在追求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通過協調區域內資源、顧及多方面發展質量的權衡,實現區域整體發展質量提升;第二,專著以典型的理論研究為基礎、創新的數理方法為依托,將區域發展本底的新概念融入于評價體系,其構建的區域多尺度評價指標體系,充分考慮了不同區域間的自然差異和不同等級行政單元差異,最終對不同區域發展質量狀況進行分析;第三,專著應用綜合性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范式,對復雜地理系統進行了嘗試性研究。
專著作者為宋長青教授、王翔宇博士和高培超副教授,獲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2019QZKK0608,第一標注)等項目資助,入選商務印書館優先出版著作,目前已在各大平臺上線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