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使命”珠峰科考于2022年4月28日全面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聯合西藏登山隊,組織了西風-季風協同作用、亞洲水塔變化、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人類活動變化、地球動力學勘測等5支科考分隊的16個科考小組共270余名科考隊員參與了此次活動。“巔峰使命”珠峰科考首次應用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創造了多項科學考察研究的世界紀錄:在海拔8830米成功架設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首次建成了梯度聯網的巔峰站,實現了數據實時傳輸,成為地球之巔科學燈塔;首次利用高精度雷達測量了珠峰頂部的冰雪厚度并獲得連續冰雪厚度剖面準確數據;首次取得海拔梯度間隔100米樣品支撐的珠峰頂部冰雪樣品;采用國內自主研發的先進儀器首次獲得珠峰地區地面到上空39公里的臭氧濃度及溫度、濕度、風速與風向的垂直變化;首次利用直升機觀測拉薩-珠峰地區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創造了浮空艇環境觀測的9032米最高海拔世界紀錄。“巔峰使命”珠峰科考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啟動以來學科覆蓋面最廣、參加科考隊員最多、采用的儀器設備最先進的綜合性科考,是人類在珠峰地區開展極高海拔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一次壯舉。
冰川是地球的年輪
記錄了時光的奧秘
而冰芯則是打開奧秘的鑰匙

這是珠峰腳下的絨布冰川(2020年5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冰芯中不僅保留著歷史上自然氣候環境變化的信息
還記錄著人類活動對于氣候環境的影響
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是5月1日拍攝的珠峰登山大本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近日
“巔峰使命2022——珠峰極高海拔地區綜合科學考察研究”
正在西藏珠峰地區開展

這是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部分成員(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
將攜帶先進科學儀器
進駐珠峰東絨布冰川
對冰川進行全面“體檢”

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負責人康世昌在檢查上山物資(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副院長康世昌
是這支科考小組的負責人
25年來
他11次來到世界之巔科考
研究冰川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康世昌對記者表示
從肉眼可見的冰川變化
到厘米級的3D激光掃描
此次珠峰“冰川體檢”
將為研究珠峰冰川變化提供第一手的數據資料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上山物資(5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
已于5月1日從大本營出發
將覆蓋珠峰大本營至東絨布冰川的高海拔區域
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

冰川與污染物科考小組正在徒步前往東絨布冰川區域(5月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主要完成污染物監測
冰川和冰湖變化監測
河流湖泊溫室氣體通量監測等科考工作
記者:林建楊、田金文、姜帆、孫非
來源地址: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775379?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