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
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水塔。第二次青藏科考國家專項實施以來,地球第三極和亞洲水塔的階段性系列科學成果對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做出了新貢獻。專項最新科學成果表明,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亞洲水塔的失衡失穩,表現為冰川、凍土等固態水體快速減少,湖泊、河流等液態水體廣泛增加,冰崩等新型災害風險增加。據此,科考隊提出在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系統規劃中,除了山水林田湖草,還要特殊考慮“冰”,從地球系統整體觀加強冰川變化綜合觀測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冰崩與冰湖潰決等災害監測預警,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的地球系統保護修復治理。
科考隊選取雅魯藏布江上游拉薩河典型流域,以“冰”為切入點實施多圈層綜合觀測、預警與保護,一體化推進山水湖田林草沙冰保護修復治理的地球系統科考平臺示范建設,為水資源與水安全戰略服務。
科考隊和青海省共同推進在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中強化“冰”過程觀測和管理。習總書記指示,“我注意到你們加了‘冰’字,這體現了青藏高原生態的特殊性。這個‘冰’字可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加的”。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時,習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抓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工作,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和亞洲水塔。
從考察青藏高原到主持深改委會議,習總書記把“冰”的重要性提到了新高度。這是對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的新要求,也標志著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