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在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的邊境小城——吉隆“出沒“
科考隊伍從西藏阿里地區完成任務后驅車趕往吉隆,一路從青藏高原上穿越峽谷越過喜馬拉雅山脈,駛進吉隆溝到達吉隆鎮。這里不見草木稀少的荒山,只見道路兩側綠樹成蔭,當呼吸到新鮮而濕潤的空氣,似乎進入天然氧吧,一時間從寸草不生的“荒野”(阿里地區)來到“江南水鄉”。這就是吉隆鎮,

土地貧瘠的高原 吉隆鎮周邊山峰
吉隆鎮,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吉隆縣南部,東鄰聶拉木縣,西、南鄰尼泊爾,距縣城73公里,距離尼泊爾邊境23.5公里。海拔2600米。主要河流吉隆藏布穿境流向尼泊爾出境。
吉隆縣整個行政區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北橫跨喜馬拉雅山脈,縣城駐地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北坡,海拔4200m,比拉薩的海拔還要高500m左右,吉隆鎮位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海拔僅2900m左右。可見與縣城海拔落差有著一座泰山的高度,當地人去往縣城素有“上山”一說,果然名不虛傳。

吉隆鎮與吉隆縣相對位置(吉隆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坡,吉隆鎮位于喜馬拉雅山北坡)

吉隆縣城周邊土體貧瘠,山坡上少有草木生長

吉隆鎮山谷風光,樹木茂盛水汽充沛
可見吉隆鎮與吉隆縣植被明顯不同,為何吉隆鎮如此適宜植物生長,用“一山分兩界,南北各不同”很好的解釋其原因。而這座山就是上文提到的喜馬拉雅山脈。通過下圖可以看到,來自印度洋暖濕氣流向北推進,但平均海拔約6000m的喜馬拉雅山脈難以逾越,隨著氣流被迫上升,水汽遇冷凝結形成降水,降落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而水汽好不容易越過山脊之后,到達北坡,已經所剩無幾,于是形成了一干一濕兩重天。吉隆鎮與吉隆縣分處喜馬拉雅山南北坡,其明顯不同的植被也就顯而易見。

喜馬拉雅山南北坡降水分布(引自:日喀則旅游)

吉隆鎮周邊小路掠影(引自:公眾號-星期八戶外旅行)

吉隆鎮村落下的夜景(引自:公眾號-星期八戶外旅行)

吉隆鎮周邊北側山巒,山腳下樹木茂盛

吉隆鎮風景圖(引自:百度)
提到吉隆鎮不得不說起乃村,其距離吉隆鎮直線距離約5公里處,坐落大山間的神秘的部落,這座小小的村莊位于山頂上。雖直線距離僅有5公里,但想要到達乃村卻要“翻山越嶺”,下圖就是去往乃村必經盤山路,沿著這條山路盤旋而上便能見到大山深處的小村莊——乃村。

去往乃村蜿蜒的盤山路

遠處的乃村

乃村觀景平臺
這幾乎與世隔絕的仙境乃村,有著渾然天成的觀景平臺雪山冰川、飛云流霞、草場濕地無不清晰無比的映入眼簾。

暮色下的乃村
乃村仿佛是一片真正的世外桃源,深處這里,身心猶如被掩埋在人間,潛行于喜馬拉雅下腳下。即便歷史年輪已碾過千年,迄今這里仍是罕為人知。
吉隆鎮也不僅僅因其優美的景色出名,由于毗鄰尼泊爾,通商方便,同樣也成為了重要的邊境貿易城鎮。傳說是在公元8世紀時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時,大師途經吉隆,對吉隆的風光贊嘆不已,便欣然命名此地為“吉隆”,“吉隆”之名遂流傳至今。其實,遠在蓮花生大師進藏前一百多年的時間,吉隆村就以其為古絲綢路的“唐尼”和“蕃尼”古道上重要的節點而聞名于世。其次,吉隆縣自古以來就是西藏通往南亞的交通要道,一度是西藏與尼泊爾之間最大的通商口岸之一,有著悠久的邊貿歷史,素有“商道”“官道”之稱。1987年,被批準為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吉隆口岸,是當今尼泊爾進行往來的重要樞紐之一。

吉隆口岸處的國門
作為邊貿重鎮,其地質災害時常堵塞交通,沖毀橋梁,對貨物的進出人員的往來造成不變。下圖是幾種常見的地質災害,這些災害諸如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都影響著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自然災害。

常見的幾種地質災害
科考隊伍遇到了哪些地質災害?

去往吉隆的必經之路國道G219沿線在雨季發生泥石流,使得通往吉隆鎮的唯一交通要道受阻,好在政府有關及時疏通道路

國道G219沿線崩塌,由于崩塌掉落的塊石不確定性,影響著道路通行安全。
上面提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僅僅是沿線的一部分。而在沿G219國道從吉隆縣去往吉隆鎮的這段路上,短短不到80公里共計82處地質災害(如下圖所示),也就是說平均每前進一公里就能與地質災害相遇。去往大美吉隆鎮的路可謂有著諸多艱難險阻。

災害分布圖
那么這條路上災害對人類的危險到底有多大,是否應走這條路前往基隆鎮。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危險雖有,但上述災害的發生有明顯的征兆的,在災害發生前撤離到安全區域,也就無風險可談。
滑坡發生前常具有下列跡象:





(圖片來源:公眾號-經濟開發區119)
泥石流的征兆
1.河水異常。如果河(溝)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時,說明河(溝)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山體異常。山體出現很多白色水流,山坡變形、鼓包、裂縫,甚至坡上物體出現傾斜。
3.異常聲響。如果在山上聽到沙沙聲音,但是卻找不到聲音的來源,這可能是沙石的松動、流動發出的聲音,是泥石流即將發生的征兆。如果山溝或深谷發出轟鳴聲音或有輕微的震動感,說明泥石流正在形成,必須迅速離開危險地段。
4.其他異常情況。干旱很久的土地開始積水,道路出現龜裂,公共電話亭、樹木、籬笆等突然傾斜,雨下個不停,或是雨剛停下來溪水水位卻急速下降等。

這是征兆都是比較反常的現象,只要留下觀察,及時避開,它們也并沒有想象中的可怕。總之,遇到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并及時告知周邊的人員。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帶來的損失。
另外,及時關注政府發布的預警信號,諸如下圖交通廳最近發布的預警和路況,合理避開災害發生地點。

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相應公告,公眾應及時避開
可見風險雖有,但也同樣可以減少或避免發生危險。對于我們科考隊伍來說,而這里給了科研隊伍帶來了豐富的研究對象——地質災害,同樣弄清楚其發生根源,減少對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威脅,是我們努力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韓培鋒,王鎂河,姜兆華,樊曉一,田述軍.西藏吉隆縣地質災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20,31(02):111-118.
[2] 吉隆—從喜馬拉雅醒來,公眾號—星期八戶外旅行
[3]偉大的喜馬拉雅— 一南一北兩重天,公眾號—日喀則旅游
作者:孫凱,李志清,馬鳳山,趙海軍,郭捷,田怡帆
單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資助項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No. 2019QZKK0904)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