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生態資產與服務影響工作動態
為識別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方式和強度,闡釋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生態服務的影響及貢獻程度,促進青藏高原生態系統服務持續發揮效益,生態安全得以永久性保障,2002年7月13日——7月26日開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對生態資產與服務影響工作。
草地分隊在三江源開展了樣地生物量、生物多樣性和遙感影像地面植被的分類識別等調查工作,對水、土壤和植物進行了取樣。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三江源國家公園開展野外工作,考察隊員克服了高原缺氧,氣候劇烈變化等諸多困難,并進入了可可西里無人區進行調查。在瑪多、曲麻萊和玉樹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
農田分隊調查了青海湖區、湟水河流域的農田開發擴張情況;選擇典型坡地設置土壤剖面樣帶進行調查,并利用RTK無人機實景三維和多光譜遙感技術對樣地進行影像采集,使用TDR土壤水分測定儀和小型盤式入滲儀測定土壤水分和入滲情況等。
水電分隊以大通河流域為主,開展了水電開發生態影響調查,對大通河干流分布的享堂一級、學科灘、多龍灘、江源、納子峽等20多個水電站進行調查,獲取了水電開發相關資料,以及庫區正射影像。
礦產分隊針對青海鹽礦資源豐富特點,選取了茶卡鹽湖鹽礦與柯柯鹽湖鹽礦進行了考察。資料分隊采用全域與典型區結合的方式,收集了青海全省,以及海北州、海西州、民和縣、海晏縣、德令哈市等地區的農牧業、礦產開發、旅游業、水電開發等社會經濟統計資料。順利完成本次考察任務。

青海省科考辦省級部門座談會

植物樣方調查

大通河干流納子峽水電站調查

柯柯鹽湖生產基地考察

翻越唐古拉山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