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川藏鐵路昌都—林芝段隧道進出口高邊坡變形穩(wěn)定性評價及選線建議服務川藏鐵路工程勘察設計
新建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沿線山高谷深,人跡罕至,線路穿越二郎山、折多山和色季拉山等八座山脈,跨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等七條河流,全線地形起伏劇烈、工程地質(zhì)條件復雜、自然災害頻發(fā),設計浪拉山隧道、邦達隧道等16個隧道,隧道進出口均處于深切河谷兩岸的邊坡體上,這些邊坡極高極陡,巖體結構十分破碎,受到強烈的河流侵蝕卸荷、地下水、凍融循環(huán)、冰川、強烈地震等作用,如耦合施工、運行等人類工程活動擾動,極易產(chǎn)生高位巖崩、滑坡等變形破壞,使隧道進出口及鄰近的工程結構,如橋梁、路基等造成毀滅性破壞,嚴重威脅川藏鐵路建設運維安全。
為響應川藏鐵路建設的國家重大戰(zhàn)略,第二次青藏科考“地質(zhì)環(huán)境與災害”任務“重大工程擾動災害及風險”專題團隊近期針對川藏鐵路建設運維防災減災需求,以川藏鐵路昌都至林芝段隧道進出口高邊坡為研究對象,通過遙感解譯、現(xiàn)場實勘、工程地質(zhì)分析、穩(wěn)定性計算等手段,開展全面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研究,查明隧道進出口高邊坡變形破壞現(xiàn)象及特征,分析隧道進出口高邊坡的變形破壞機制并預測未來演化規(guī)律,厘定隧道進出口高邊坡變形破壞潛在的災害類型和致災模式,提出災害防治對策及選線建議。團隊所提交的《新建川藏鐵路昌都—林芝段隧道進出口高邊坡變形穩(wěn)定性評價及選線建議》成果報告,被川藏鐵路昌都—林芝段工程勘察設計單位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采用,有效服務支撐了川藏鐵路勘察設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