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錦雞兒莢果
2019年我參加西線考察的任務之一就是專門搜尋錦雞兒和黃耆類植物的潛葉昆蟲或者食果昆蟲。它們均屬于豆科植物蝶形花亞科山羊豆族黃耆亞族。
錦雞兒屬 “約100余種,主要分布于亞洲和歐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北由遠東地區、西伯利亞,東達中國,南達中亞、高加索、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西至歐洲。我國產62種,9變種,12變型。主產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各省區。本屬有根瘤,能提高土壤肥力;大多數種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有些種可做固沙植物或用于綠化庭院,作綠籬。有些種枝葉可壓綠肥,有些種為良好蜜源植物”(自www.iplant.cn)。
黃耆屬“約2000多種,分布于北半球、南美洲及非洲,稀見于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國有278種、2亞種和35變種2變型,南北各省區均產,但主要分布于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區)、亞洲中部和東北等地。本屬全世界共分11亞屬,我國有8亞屬。其中簇毛亞屬 (Pogonophace Bunge)主產我國,其余亞屬各種均分布在我國及鄰近國家。紫云英、糙葉黃耆,背扁黃耆、斜莖黃耆和草木樨狀黃耆分布略廣,少數為狹域分布”(自www.iplant.cn)。
這些植物常見于干旱地帶,一般5-7月花期。西藏每年的7月中旬后錦雞兒屬植物基本處于花謝結莢的階段,而黃耆屬植物還在盛花期。我們采集到的幾個點上的錦雞兒莢果,均已經收到食果蛾類幼蟲和部分寄生蜂。黃耆花上蚜蟲+螞蟻系統非常普遍,也吸引了不同的蜜蜂類群。從錦雞兒屬和黃耆屬植物的分布來看,格爾木、南山口、拉薩、白朗等地的種類都非常相似,花期或莢果期都非常接近。錦雞兒在這些點幾乎漫山遍野,生命力非常旺盛。黃耆則散布于有些濕度的地方。預期后面幾個點,如聶拉木、札達等地的錦雞兒也相似。唯有白朗邦崗村這里存在開紅花的錦雞兒,花期剛過,還沒有結出莢果。這里的生境也由于濕度不同而和其它地點明顯不同。
曹煥喜博士曾在參加西藏昆蟲考察工作中,采集到一些草本該類植物潛葉昆蟲寄生蜂,并描記了幾個新物種。在花期,該類植物又是訪花昆蟲,特別是蜜蜂類重要的蜜源植物。而在結莢時段,我們也觀察到莢果上常有小孔,并有蛾類幼蟲出現。我們認為這是研究物種互作、物種分布格局的一個好系統。
各位同事和朋友,如您發現干旱地帶有這樣的植物結出的莢果,懇請您摘取50-100個左右,放在信封中,快遞(到付)給我或者曹煥喜博士。同時,請記錄具體的地點(到鄉村)、采集人。錦雞兒植物帶刺,注意不要扎手。
另外,暫時不需要區別植物物種。如果能夠提供照片,最好。
我們想借此機會嘗試一下公眾昆蟲學,開展物種互作科研工作。感謝您的支持和幫助。
收件人地址:北京市北辰西路1號院-5,中科院動物研究所
收件人:朱朝東(13426118244)或者曹煥喜博士(13331191630)
微信號:cd425414123

西藏曲水茶巴拉鄉,20190724,朱朝東采集

西藏白朗縣杜瓊鄉恰嘎村,20190725,朱朝東采集
